
不用計算卡路里!5種改善飲食習慣的方法
當我們要減重、減脂時,通常都會透過減少卡路里攝取,讓身體每天燃燒熱量。
很多飲食控制其實就是簡單的算數,用嚴格的控管告訴你什麼食物不能吃,然而,透過剝奪我們吃喜歡的東西、減少社交活動去減重,其實很容易失敗,其他的飲食控管還有像是瘋狂計算份量,可是很少人喜歡用數學配飯吃吧。
還好,我們還有非極端的方法能控制飲食習慣,將下列幾個小撇步加進你的日常生活,透過健康吃,達到健康的體重!只要簡單幾個改變就能幫助你增進營養,沒有數學壓力!也不用這個不可以、那個不行。
- 慢慢吃
放慢速度的方法有:
- 在每口進食之間放下餐具
- 在用餐的過程中設立一個休息的中繼點
- 透過計時器記錄你的進食時間

- 減少分心
專心享受你的餐點,對減少熱量攝取很有幫助,只要專心吃飯,就能輕而易舉改善不良飲食習慣。
- 拒絕「大包裝」
盛裝食物的過程你可以做份量的取捨,甚至在把食物買回家時,就先分裝好單份份量,這能有效避免暴飲暴食特定的食物。
- 多喝水
口渴很容易跟肚子餓的感覺混淆,在吃零食或吃飯前喝一杯水,有助於認清自己並沒有那麼飢餓,除此之外,吃飯時配水,可以降低吃飯速度,並刺激胃部拉伸,增加飽足感。最後一點,如果你習慣喝含有熱量的飲料,用水試著取代部分或全部的飲料吧!
- 睡飽一點
在特定時間起床、睡覺,都能幫助你改善睡眠。建立特定習慣,例如晚上調暗燈光、關閉電腦或手機螢幕,都能幫助你放鬆。中午過後減少咖啡因攝取,也能幫助入睡。
睡好一點,可以改善你在食物上的選擇,選得健康,吃得健康。

改善營養、維持健康不一定只能透過計畫飲食跟計算熱量,得以維持的行為改變能幫助你持續控制攝取量,也不會造成額外的壓力負擔。
先從一個習慣開始練習吧!長遠改善飲食習慣,從擺脫卡路里的硬性控制!
*註1:瘦蛋白,亦稱瘦素、肥胖賀爾蒙等等,是新近發現的蛋白質賀爾蒙,能加速生物的新陳代謝、抑制食慾、控制體重等等。
*註2:飢餓素,又稱食慾增強激素,顧名思義能增強食慾,故此可能引發脂肪囤積、導致肥胖,也能促進腸胃蠕動。
文獻參考:5 Ways to Improve Eating Habits Without Counting Calories
原文筆者:Brian Tabor
原文網址:http://bit.ly/2HtOOKh
文章翻譯:Lulu H.